九游平台在线客服
新闻动态

《红日》中张灵甫在塔下合影曾备受争议,片中的宝塔至今是否健在_蒋军_涟水战役_电影

发布日期:2025-04-16 14:06    点击次数:145

1963年电影《红日》的开头,随着第二次涟水战役的画面出现在观众面前,众人的注意力也集中到了一座建筑上。

涟水城外我军的阻击防线区域,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下,一座宝塔在画面中突然出现。伴随着轰炸机机枪的扫射,这座宝塔又连续被机枪子弹所命中。

既然这座塔成为了蒋军飞机的攻击目标,显然它也是我军的防御堡垒之一。尽管在开篇的涟水战役中,这座宝塔只在几组画面中有所出现。但在战役结束,我军撤离涟水县城后,当本片的反面男一号,蒋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等人首次出现在镜头中时,宝塔又再次出现在画面中。

处长,这座宝塔一定要拍进去,这可是咱们师座的记功碑呀!

也是从这场合影开始,影片中蒋军整编74师的所有主力反派演员悉数出场。舒适扮演张灵甫,程之扮演蔡仁杰,于飞扮演蒋军黄旅长、梁山扮演蒋军张旅长,四个角色在宝塔下的这张合影也成为了本片最著名的镜头之一。

展开剩余85%

可正是从这张合影开始,电影《红日》最受争议的环节也随之而来,话说这四位演员是不是把这四个反面角色塑造的太正面了?

因为在这一时期,除舒适之外,剩余三位都是同一时代内地影坛的著名反派演员。当年的观众对梁山的印象依旧停留在《红色娘子军》中的黄镇山,狰狞的刀疤脸曾让人记忆犹新。于飞在该剧中同样饰演一位坏事做绝的地主民团士兵,至于演员程之(他在《红色娘子军》中曾以客串出场,也是其职业生涯中为数不多的正面角色),他也曾塑造多个经典的反面角色形象。

但在电影《红日》的开头阶段,他们三人一反往年的脸谱化形象,笔挺的蒋军军装搭配三名演员塑造的独特气质,几个反面角色在屏幕前的形象反而打破了观众对传统同类型角色的原有印象。

随后的庆功宴,舒适饰演的张灵甫在酒会上展现出了独一档的气质,程之扮演的蔡仁杰在现场优雅的举杯和不俗的谈吐也让观众记忆深刻。尤其面对旁人的夸口,他巧妙的用不生硬的语言给予反驳的同时,却也没有让现场陷入冷场。

作为解放战争时期蒋军所谓的天下第一军,这几个反面角色的独特形象也间接显现了整编74师在这一时期的地位。

不过对比其他反面角色的优雅,于飞饰演的蒋军黄旅长的演绎却颇受争议。对比其他人在酒会和宴席上的点到为止,他却犹如逃荒一般的在现场大快朵颐。即便电影最后的孟良崮战役,当周边人面对包围时所展现出的心烦意乱和茶饭不思,他却仍然在现场狂嚼压缩饼干,他的吃相已与身份完全不符。

由于于飞饰演过很多经典的反面小人物,比如前面提到的《红色娘子军》,或许他在无意间也将这些角色的状态带入其中。但也不排除他在拍摄过程中是想故意“占点便宜”,毕竟在这一时期,众人的肚子都缺点油水。

在众人相继出场之后,相信当年的观众仍然还疑惑着一个问题,话说电影开头那座频繁出现的宝塔究竟是什么建筑?影片为什么要频繁对它给出特写?

在历史上真实的涟水战役中,这座宝塔其实是一座不能被忽略的建筑。无论1946年的两次涟水战役,还是1948年的收复涟水城战役,这座古塔都曾在战斗中有过突出表现。甚至电影开头的那张宝塔下合影也并不是编剧编纂,而是历史上一张真实存在的影像。

电影中出现的古塔名为妙通塔,在1946年涟水战役期间,它也是当地最知名的建筑之一,因为这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塔。

妙通塔始建于北宋仁宗时期的1023年,是一座高约30米的七层宝塔(另有地宫一层)。1946年初冬发生的第二次涟水战役期间,作为涟水城外的最高建筑,它也成为了我军的防御堡垒之一。

利用古塔的高度优势,我守军单位在古塔建立机枪阵地,也给进攻涟水县城的蒋军整编74师予以重大杀伤。为了摧毁这处制高点,蒋军在出动多批次飞机轰炸扫射的同时,也向妙通塔发射了不下上千发炮弹。

但由于妙通塔特有的竖直结构,加之受困于我军的火力反制,蒋军炮兵并没有向妙通塔实施抵近射击,而是采取远距离发射,这也直接导致大多数炮弹偏离了方向。涟水战役结束后,纵然妙通塔已经千疮百孔,但这座近千年的古塔并没有随之倒塌。

或许是真的把这座古塔当成了胜利的记功碑,蒋军攻占涟水县城后,整编74师的多位高级指挥官就在这座庙童塔下拍下了一张的历史合影。

从历史留下的这张影像来看,对比电影中的画面,当年的编剧显然进行了一番美化。由于第二次涟水战役发生在1946年的初冬季节,在天气转寒的背景下,蒋军方面的合影人员的穿着均较为臃肿,与电影画面中的气场形成了鲜明差距。尤其在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即便是蒋军方面的高级指挥人员,他们的穿着也较为一般。

从画面的人物来看,张灵甫并没有在影像中出现,合影当中的最高人物也仅是蔡仁杰,甚至合影的人群中还看到了几位并没有身穿蒋军服装的人员。

参考第二次涟水战役,历史影像中的这张画面其实才是最真实的。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蒋军整编74师被我军毙伤4000余人,一线单位损失惨重。在众多敌方指挥官也需要亲临前线的情况下,他们在战后的穿着绝对不会像影片开头那么整洁。

这也难怪当年的电影《红日》在上映时,曾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更有人嘲讽这部电影完全可以拿到对岸去上映。或许当年的剧组和演员在进行人物塑造时,他们仅考虑到想尽可能的规避原有的脸谱化,但他们却忽略了历史上的一些真实细节。

在这张历史照片中,众人也同样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尽管妙通塔在涟水战役后依旧健在,但它在画面中的状态已经明显倾斜,且塔身外部已残破不堪,这座千年古塔随时都有倒塌的风险。

1948年7月,重新攻入江苏的我苏北兵团发起了解放涟水县城的战役。为了效仿我方两次有关涟水县城的防御,守卫涟水县城的蒋军又将这座古塔改造成了机枪堡垒。

基于此前的远程炮击难以奏效的教训,此次作为攻坚方的我军直接采用了工兵爆破的方式,直接将妙通塔炸毁。涟水县城解放后,历史画面中的妙通塔已彻底被毁,仅有地宫和地基在废墟的覆盖下得以保存。

在电影《红日》中,于飞饰演的蒋军张旅长一度将这座古塔当成吉祥物,相信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在古塔下合影时,他们也具有同样的思维。只是数月后在孟良崮的大山上,这座古塔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运气。

直至上世纪90年代,妙通塔得以重新修建,我们目前看到的那座妙通塔,已经不再是当年历史影像中的古塔。

发布于:山西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九游平台在线客服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Powered by365站群